新闻中心
NEWS
|
身体越好的越容易出现反应,这样的说法是否科学?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副教授王福科介绍,氧是人体生理代谢的基本元素,空气中的氧经过呼吸进入血液,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,再经血液循环到全身组织。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,由于空气中氧分含量低,呼吸进入人体的氧也相应减少,不能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。 “这时候,就需要考验每个人体内血红细胞的"携氧能力"了,一旦体内血红细胞足够多,能迅速反应满足供血循环,一般高原反应就不明显。 反之,如果血红细胞携带氧气的量不足,需要快速产生大量的红细胞的填补,这样高原反应变显现出来。” 王福科表示,人体缺氧程度不同,所产生的反应也不同。当缺氧较重时,一些缺氧敏感的器官则可能出现损害。 缺氧的典型症状为:头昏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心慌、气促、烦躁、食欲减退、乏力、失眠或嗜睡等。这并不与身体健康与否有关,即便健康的壮汉,但血红细胞携氧能力不足,也有可能发生强烈的高原反应。 比如运动员甚至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,因为运动员的新陈代谢比常人旺盛,更容易出现供氧不足。 昆明人大多血色素偏高“一些长期在平原地区生活的人,第一次来到昆明,也可能有高原反应。”王福科介绍,昆明海拔1895米,已属高原地区。 曾经该科接诊过一个从上海到昆明的患者,一下飞机便高原反应严重,一输上氧气症状便消失了,“高原反应的本质是身体供氧不足。” 在临床中,医生也发现,地处高原的昆明人大多血色素偏高,以增加血红细胞的携氧能力。血红细胞在什么临界值能避免高原反应呢? 对此,王福科表示,因为每个人个体差异,该数据尚缺乏科学的统计。但总的来说,老人和孩子多发,胖人因耗氧率大,高原反应多于瘦者。 此外,因女性每月经期导致血红细胞较低,高原反应会明显于男性。但在相同血红细胞数值的前提下,女性因雌激素的保护,又会少发于男性。 本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将于第一时间进行删除! 更多高原旅游、高原反应知识,敬请关注“忆氧源”微信号(yyy-china2016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