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
|
儿童可以到高原旅游吗?发生高反时,都有哪些救治措施?受访专家/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王彤 文/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梅枚 高原是许多旅游者向往的地方。但这些风景胜地海拔高,大人前去游玩都可能不适应,孩子能受得了吗?如果渴望成行,临行前又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? 高原反应会在36小时内陆续发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彤教授说,广州市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11米,而不少著名景点,如四川黄龙等都在海拔2700米以上。一般来说,当住在平原地区的人从海拔低的地方骤然到达2700米的高山、高原时,便容易出现头痛、疲劳、心跳不规律、没有胃口、呕吐、眩晕、嗜睡等症状,这便是高山症的典型症状。 高山症的症状有时不会立即出现,但会在接下来的36小时内陆续发生。严重的高山症患者会胸闷、呼吸困难甚至晕厥,引起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,如果不采取措施,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乃至死亡。个别人可能出现一些少见的症状,如腹泻、呕吐、精神淡漠、神志改变等,如果能及时补充氧气或回到平原,症状就会缓解,不会留下后遗症。 评估孩子的状况再出发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,到了旅游目的地,活蹦乱跳,叫也叫不住。再加上他们新陈代谢旺盛,容易出汗,一旦擦汗不及时受了寒,就容易感冒。 如果要带儿童出门旅游,最好在出发前对他们的身体做全面评估。那些心肺功能低下、贫血或有各种急性感染未愈的儿童,出门旅游要格外慎重。即便是健康的儿童,临行前父母也要准备好各种常备药物,如感冒药、退烧药、止泻药、维生素以及一些中成药(如板蓝根、抗病毒口服液)等,体温计最好也备上。儿童出汗多,替换的衣服也要准备充足。 王彤教授说,若去川藏,九寨沟的海拔相对低些,在做好充分准备后,可以带上孩子去旅游。但黄龙、拉萨等地,海拔超过2700米,一般不主张14岁以下儿童前往。 王彤还特别提到,他的外甥女去年去拉萨旅游,到达目的地的当天就发生高原反应,引起肺水肿,当即去当地医院住院治疗。一家三口全呆在医院陪着,最后整个旅程就泡汤了。 慢慢适应高原环境 目前,对于高山症并没有很好的预防方法,网络上推崇的红景天、丹参片等药物,王彤表示效果并不明显,有些人服用了照样发病。最好的办法就是逐渐过渡,让身体有一个适应高原环境的过程。如选择火车而不是飞机等交通工具,采取每天海平面升高不是太多的方法,高原反应的发生率自然会降低一些。 如果带孩子到高原游玩,要孩子多喝水,可以适当加入葡萄糖,以补充能量和维持电解质平衡。多吃蔬菜水果,避免吃得太饱。睡觉时可以采取半卧位,以减少回心血量和减少心脏负担。高原昼夜温差大,要注意加减衣服,洗澡切勿受寒。高原地带一般比较干燥,不主张也不需要天天冲凉,并且洗澡的时间要尽量缩短,减少受凉的机会。在空气稀薄的地方,感冒后很难在短期内恢复。 此外,要教孩子学会保存体力,尽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活动。可以带一些高能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等及时补充体力。一旦发现孩子无精打采、面色发紫,应立刻停止活动,吸氧,并送到最近的医疗机构,必要时及时转移到海拔低的地方。 本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将于第一时间进行删除! |